厉害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全流程实船作业取得成功
2021-06-28
次
6月23日,在广州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前沿,随着船舶装箱作业开始,一辆辆装载着集装箱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按照车队管理系统为其智慧规划好的最优路径,正有序地从堆场轨道吊手中接过集装箱,驶出堆场,前往岸边;随后红白相间的自动化岸桥开始按照系统下发的指令,精准对位、起吊装船……整个作业流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首次全流程实船作业取得成功。据悉,该项目创新融入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进技术,打造了全球首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区全自动化”的“广州方案”,不仅在经济效益、绿色环保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体现出领先优势,也为全球“老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样板。
对比以往的自动化码头采用磁钉导航,通过在码头地面布设磁钉,自动导引车上配置射频天线感应磁钉循迹进行导航的模式。南沙四期工程采用“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集卡、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港区全自动化”的方案,是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
据广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主要为水平布置,海内外已建成的自动化码头基本都为垂直布置,水平布置的堆场要想改造成垂直布置,基础设施的改造投入巨大,改造难度也很高。
南沙四期码头的自动化建设方案,在模式上不仅可以大规模进行复制,同时也为堆场水平布置的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借鉴。同等规模下,智能化改造后的码头,节省人力约七成。日前,南沙四期工程1号海轮泊位交工验收,为实现自动化联合调试提供重要保障。广州港南沙四期项目建成后,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超过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在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公布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第一批)清单的通知》中,广州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成功入选。建成后,广州港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预计新增年集装箱吞吐能力490万TEU,凭借着在经济效益、绿色环保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将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助力大湾区登上全球航运竞争新高地。
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